扬州工地坍塌原因多样,为避免类似事故发生,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违规操作:施工单位未遵循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擅自进行基坑作业,如在紧邻住宅楼基坑边坡脚垂直超深开挖电梯井集水坑,且未采取防坍塌安全措施。
2、项目管理混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安全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人员履职不到位、安全员缺失、对施工人员教育培训不足等,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失控。
3、设计与方案缺陷:设计单位对电梯井集水坑未编制支护的结构平面图和剖面图,也未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效说明或解释;施工单位编制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中,也未编制该电梯井集水坑支护安全要求。
4、危大工程监控不力:相关监管部门对危大工程的专项抽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现场的违规作业和安全隐患。
5、自然环境因素:雨水对基坑坡面的冲刷和入渗增加了边坡土体的含水量,降低了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
6、劳务队伍素质问题:无资质承包、私招乱雇现象严重,建筑劳务队伍素质差,是造成坍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建议
1、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督:
-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支撑系统的牢固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检查和管理,及时纠正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既要保证工程的进度,又要确保工地的安全,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等方式来提高工程进度,而不是通过牺牲安全来换取进度。
2、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对新入场工人和转岗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操作规程。
- 严格考核施工人员的资格,严禁无证上岗。
-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完善技术指导与方案制定:
- 施工方应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技术指导,确保施工过程按照规定标准进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 对危大工程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4、加大安全投入与设施配备:
- 加大对工地安全的投入,确保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负责工地安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5、加强自然条件应对:
- 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在雨季来临前加强基坑排水和坡面防护工作。
- 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自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