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化
1、购物习惯的改变:在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不可降解塑料袋逐渐被禁止使用或需要付费购买,人们开始更多地自带购物袋,如无纺布袋、帆布袋等,或者选择可降解的塑料袋,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2、餐饮消费的变化:餐厅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和塑料餐具,取而代之的是纸质吸管、可降解吸管以及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外卖行业也积极推广使用环保餐盒和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3、酒店住宿的变化:酒店不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一次性拖鞋等一次性塑料用品,鼓励客人自带洗漱用品,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4、日常出行的变化:随着对塑料污染的重视,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上也开始限制或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部分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了饮水设施,方便乘客自行携带水杯盛水饮用。
5、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属性,倾向于选择绿色、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对于过度包装的商品也开始抵制,倡导简约、环保的消费方式。

实施难点
1、替代产品成本高: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其价格普遍高于传统塑料制品,这使得消费者在使用可降解产品时需要承担更高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降解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2、替代品性能不足:部分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纸质吸管在遇水后容易变软、变形,影响使用体验;可降解塑料袋的韧性和承重能力相对较差等。
3、公众意识待提高:尽管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新版限塑令的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仍然习惯性地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禁限塑政策的执行不够配合。
4、监管执法难度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涉及众多环节和领域,监管难度较大,一些小商贩和小型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违规生产和销售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增加了执法的难度和复杂性。
5、回收处理体系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塑料回收体系,但整体上仍存在回收网络不健全、回收效率不高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需要分类回收和处理,但目前垃圾分类工作还不够细致和到位,影响了塑料回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