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成立于2003年3月,是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立的,于2018年3月撤销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是关于其职责及监管方式的介绍:
主要职责
制定规章制度和办法:依据国家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确保银行业有法可依、合规经营;
审批机构及业务范围:负责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从源头把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和业务开展;
实施非现场与现场监管:通过收集、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等进行非现场监管,定期或不定期派员实地检查,监测资产负债比例、资产质量、业务活动等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审查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哪些职责?如何进行监管?-大将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哪些职责?如何进行监管?-大将网](https://www.djvassi.com/zb_users/upload/2025/02/20250212031149173930110964911.jpeg)
统一编制报表并公布: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报表,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运行情况;
提出风险处置建议: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时,提出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防止风险扩散蔓延,维护金融稳定;
管理监事会工作:承办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对监事会的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承办国务院交办事项: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与银行业监管相关的重要事项。
监管方式
市场准入监管:严格审核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申请,包括股东资质、注册资本、高管人员资格等,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优秀机构进入金融市场,从源头上保障银行业的稳健性。
非现场监管:建立完善的非现场监管体系,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定期报送各类业务数据、财务报表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如资本充足率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等问题。
现场检查:不定期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或专项的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业务操作流程、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等方面,对于发现的问题,责令金融机构及时整改,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风险评估与预警:运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量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发布风险预警信号,提醒金融机构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信息披露监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