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条例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保障权益?

2025-02-14 法律法规 11 大将网
选择读文语音:

《残疾人就业条例》具体内容包括:

就业促进方面:明确机关、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不得歧视残疾人,在招录(聘)人员时,应当依法对残疾的报考者提供便利,国家实行配额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应当按照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设置适合残疾人广泛就业的岗位,且禁止以残疾为由拒绝录用达到相关要求的残疾人。

保障措施方面: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人职工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不得在晋职、晋级、报酬、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职工,还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发展残疾人的职业康复、教育、培训等,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监督与法律责任方面: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对于违反条例的行为,如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情况,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何保障权益?

残疾人就业条例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保障权益?-大将网
(图源于网络,仅用于参考学习,若侵必删)

法律政策保障:《残疾人就业条例》从法律层面为残疾人就业权益提供了保障,各级政府依据此条例,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确保残疾人就业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方面,通过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对未达到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征收残保金,用于残疾人的就业和保障。

就业服务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包括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这些服务帮助残疾人了解就业市场信息,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为视力残疾求职者提供盲文简历制作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等。

职业康复保障:用人单位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职业康复服务,帮助其恢复或提高劳动能力,为因工伤导致肢体残疾的劳动者提供康复训练,使其能够重新适应工作岗位。

无障碍环境保障:政府和社会推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残疾人出行和工作,这包括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以及提供盲文标识、语音提示等辅助设备。

相关问答FAQ:

1、问:哪些单位有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

答: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单位均有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

2、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是多少?

答: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及缴纳残保金的标准,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具体征收标准因地区而异,例如有的地区的征收标准是用人单位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者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差额人数与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残保金。

3、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康复支出;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经营场所租赁、启动资金、设施设备购置补贴等;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手工艺等生产劳动补贴等。

4、问:如果用人单位认为缴纳残保金有困难可以申请缓缴吗?

答:用人单位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可以申请减免或者缓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用人单位申请减免或缓缴残保金的具体条件和程序需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经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减免或缓缴。

声明:大将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邮箱845981614@qq.com处理!
广告位招租:845981614
横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