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范格式:一般为“事由+文种”的形式,常见的有“关于协助调查XXXX案件的通报”、“XXX案件协查通报”等,要明确体现出是协查通报,且事由表述应清晰准确,能让人一眼看出是关于哪方面案件或事件的协查。
简洁明了过于冗长、复杂,应简洁地概括通报的核心内容,便于阅读者快速理解通报主旨。
2、编号
统一编制: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编号,便于对通报进行管理、查询和引用,编号一般位于标题下方,居中排列。

唯一性:确保每个协查通报的编号都具有唯一性,避免出现重复编号的情况,以免造成混淆和管理上的不便。
3、主送单位
明确具体对象:主送单位即需要协助调查的相关单位或个人,要明确、具体地列出其名称或身份信息,如果是发给某个地区的公安机关协助协查,就写明具体的公安机关名称;如果是发往多个不同地区的相关单位,应分别列出各个地区的单位名称。
格式规范:一般采用规范的公文称呼格式,如“XX市公安局”“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顶格书写。
4、
案件概述:简要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关键要素,时间要具体到年、月、日,地点要详细到门牌号或具体地理位置,案件经过要清晰明了,突出案件的主要情节和性质。
协查对象信息:详细说明需要协查的对象的特征,如嫌疑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户籍地、体貌特征(身高、体型、面部特征、发型、口音等)、衣着打扮等;对于无名尸体的协查通报,要描述尸体的外貌特征,如性别、大致年龄、身高、体型、头发颜色长度、面容特征等,并附上照片。
协查要求:明确说明需要相关单位或个人协助开展的具体工作,如提供线索、进行调查、配合抓捕等,语言要简洁、具体、可操作性强。
联系信息:留下发布协查通报单位的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以便相关单位或个人能够及时反馈信息或提供线索。
5、落款与日期
签署发布单位名称:在正文右下方署上发布协查通报的单位全称,要使用单位的正式名称,确保严肃性和权威性。
注明发布日期:在落款下方注明通报发布的具体日期,一般精确到年月日,以便明确通报的时效性和参考依据。
协查通报的格式要点涵盖了从标题到落款日期等多个方面,遵循这些要点,可以撰写出规范、有效的协查通报,提高案件侦破效率,维护社会治安稳定。